某货船船籍为伯利兹,于2004年建造,船级社非IACS成员,总吨位8069,载重吨为10795MT。
其国籍证书、船员舱室证书、稳性资料等显示船舶种类为container/multiple purpose vessel(集装箱船/多用途船),而能效证书附件以及燃油消耗报告和营运碳强度评级符合声明(CII证书)中却记录为集装箱船,入级证书未标注船舶种类,东京备忘录APCIS系统(PSC管理系统)中显示为other ship。
经深入调查,该船经历多次变更:2004年初始为国内航行集装箱船,2006年重大改建为散货船从事内贸散货运输,2018年船旗国变更为伯利兹后成为集装箱船/多用途船,营运航速为11kn。
船舶种类对实施EEXI要求的影响
根据MARPOL公约附则VI 2021修正案相关规定,特定类别船舶需计算Attained EEXI,该指数表征船舶能效性能,需附计算信息和过程的技术案卷,且应≤Required EEXI Attained。
适用船型包EEXI括散货船、兼装船、集装箱船等,其中集装箱船和杂货船(多用途船可理解为其通俗叫法)有明确定义。
以案例船为例,在船舶本身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基于不同船型计算EEXI值。
1、Attained EEXI计算
根据MEPC.350(78)决议(2022年6月10日通过)《2022现有船舶达到的技术能效指数(Attained EEXI)计算方法导则》(以下简称计算导则)第2.1的EEXI公式:
由于该船建造日期较早,没有船速-功率曲线,船速Vref采用由船速和发动机功率分布的统计平均值(Vref,avg和MCRavg计算参数的计算数据来源IHS Fairplay(IHSF)数据库)获得的近似值Vref,app:
Vref,avg=A×Bc(A、B和C系指计算导则附录中给出的参数);mV系指船舶的性能裕量,为Vref,avg的5%或1kn,取较低者;MCRavg系指主机MCRS分布的统计均值:MCRavg=D×EF(D、E和F系指计算导则附录中给出的参数)。
PAE(i)辅机功率按EEDI计算导则2.2.5.6计算。
2、Required EEXI计算
EEDI基线值=a·b−c;y是MARPOL附则VI第25条表3中指定的与EEDI基线相比要求的EEXI的折减系数,根据船舶种类和载重吨选择不同的折减系数。
3、本船参数
(1)船舶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2)不同船舶种类经验值(见表2)
表2
4、计算结果对比(见表3)
表3
按MARPOL公约附则VI第四章第25条规定,Attained EEXI应小于等于Required EEXI,如果不符合需要采取一些节能措施(ESD),最常见的是对主机进行限功率(EPL)。
该船在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因船型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计算结果显示,当船定义为多用途船时,Attained EEXI不符合要求,需采取节能措施(如主机限功率),从船速看单位载重吨的船速与杂货船统计值更接近(但非船型判断标准)。
船舶种类对PSC风险评价的影响
东京备忘录新选船机制(NIR)依据船舶种类、船龄、船旗国等参数评价船舶风险,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
其中,化学品船、油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客船和集装箱船自带风险属性2分,这使集装箱船和以载运集装箱为主的多用途船在PSC风险评价中有明显区别。
不同风险等级对应不同检查窗口期,船舶风险等级对PSC检查频率影响重大。
图1 不同风险等级对应的检查窗口期
案例结论
不同公约对集装箱船的定义存在差异。
以MSC.532(107)决议通过的SOLAS公约修正案在第V章航行安全中的定义,系指拟主要载运集装箱的船舶;而MARPOL公约附则VI涉及能效相关要求时,定义为专门设计用于在货舱内和甲板上载运集装箱的船舶。
两大公约定义不同主要基于各自条款的适用性,能效规定的集装箱船定义具有排他性,仅能装载集装箱。
尽管案例船舶其甲板结构型式与主流船级社规范有差异,设计航速也与集装箱船统计平均值存在较大偏差(可能原从事内贸支线运营,对航速要求较低),但这不影响其在能效证书中的船舶种类为集装箱船(若按此执行)。
然而,船东不能同时选择集装箱船兼顾多用途船的船舶种类。
若能效证书船舶类别为集装箱船,EEXI计算以及CII评级可按现有证书执行,但其他证书应统一为集装箱船,且不能装载其他散杂货件,同时需知晓该船在PSC风险评价中自带2分属性。
或者,该船可作为以装载集装箱为主的多用途船继续运营,兼顾其他散杂货贸易,但能效证书中的船舶种类应归为杂货船,需重新计算EEXI文件和CII评价,并对主机进行限功率改造。
此能效证书船舶种类变更属于重大改建情形,应根据情况进行全面或部分检验。
对于该船在“内转外”时船舶种类从散货船变更为集装箱船或多用途船的情况,因不涉及EEDI新船定义,无需考虑。实际中,能载运集装箱的船舶未必是集装箱船或普通多用途船,如重大件多用途船也可运输集装箱。
根据 MARPOL公约附则VI规定,杂货船不包括重大件运输船,此类船舶在环保法规方面的“特权”可能影响其他集装箱船的货物运输。法规中的“漏洞”及CII计算公式可能产生意外负面作用,如冷藏船货舱设计可装载少量集装箱而免除能效要求,这些问题值得航运业及相关方关注,以进一步完善法规和营运管理。
田大春
舟山海事局首席安检员,从事psc检查和公约跟踪,累计检查各类外轮450余艘次,滞留50余艘次。
免责申明:本文来自中国船检;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54seaman.com
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