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四川七旬退休物理教师成“网红”创客,造出专利垃圾清运船

旌湖湖面上,两名工人驾着一条宽平的船在水面游弋。外人看来,这是一条普通的垃圾船,但对打捞垃圾的工人来说,它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垃圾船一点也不“垃圾”,里面有5项专利。它的发明者,是已经退休的76岁“网红”创客邓三民。11月13日,在众人的见证下,邓三民的第一艘商品船在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一机械加工厂下线。
管理员 2017-11-16 15:48
932 0

邓三民发明的垃圾清运船。


旌湖湖面上,两名工人驾着一条宽平的船在水面游弋。外人看来,这是一条普通的垃圾船,但对打捞垃圾的工人来说,它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垃圾船一点也不“垃圾”,里面有5项专利。它的发明者,是已经退休的76岁“网红”创客邓三民。11月13日,在众人的见证下,邓三民的第一艘商品船在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一机械加工厂下线。

60岁退休,72岁搞发明,75岁开公司……邓三民的人生,比发明专利还有含金量。


新船下线
垃圾清运船获得5项专利


“这是四川省获得船舶生产许可证的第一艘垃圾清运船。”在科技人员、媒体记者、造船工人等的见证下,邓三民的第一艘商品船在德阳旌阳区德新镇一机械加工厂下线。这艘编号为川船厂资证SCDY001号的“水面垃圾自动清理船”已经建造完毕。
在生产车间,成都商报记者见到了专利转化后的商品船。整船大部分为不锈钢材质,由船体、动力、传动三大块构成,船体宽度、长度比目前已在旌湖使用的前两艘船更大。船在河道里开起走,自动收集垃圾,简单有效。

“这是第一艘商品船,历时2个月建造,安全载重量1.5吨。”邓三民说,这艘第三代垃圾清运船的规格是2.3 6.6米,网带1.65米宽,采用高功率汽油发动机,5秒可以推进2米、回收5平米湖面垃圾,工作效率是人工的50倍。这艘船有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明专利。一旦量产投入市场,适用于国内90%以上内河、湖泊的垃圾清理工作。

“他是德阳市年龄最大的创业者,他的行为让我们感动,我们也会全力支持。”德阳市科知局负责人介绍。为了造船,邓三民已累计投入10余万元。


毛遂自荐
退休物理老师当上造船工人


2001年,邓三民从德阳安装技师学院退休,他经常在德阳城区旌湖边散步,旌湖水面上打捞垃圾的工人吸引了他的目光,“那样打捞太慢了,安全性也比较低,要是有一艘安全高效的垃圾清运船就好了。”邓三民想。

2013年,邓三民跑到德阳市园林局反映此事。在那里,他了解到,市面上还没有自动打捞垃圾的船只。于是他毛遂自荐,打算自己造一艘这样的船。得到园林局的认可后,他重拾旧业,查资料、画草图,一周后,初步的设计便出炉了。接着,他又在德新镇找到一家工厂制作。两个月后,“初始版”的垃圾清理船出炉了:左右两边设浮箱,中间是过道,安装垃圾收集装置,配套两台低成本柴油机带动。

2014年4月,第一版本的垃圾清理船下水,皮带滤网漏水不足的问题显现出来。他赶往河北安平县参加国际丝网博览会,寻找合适的滤网,将皮带改为了筛网、PVC网。工人们又发现船体只能大转弯,邓三民反复研究设计图,终于找出问题——驱动装置与船舵间的距离设计不合理。于是对零部件进行了修改。


成立公司
拿到资质想将专利产业化


2016年,邓三民的升级版垃圾船再次下水作业。“我走遍了沱江流域,从金堂到内江到宜宾,都还在靠人工打捞河面垃圾。如果这种船批量生产,肯定有市场。”要量产,还需要资金投入,邓三民想以专利抵押贷款,却遇到障碍。他又想以房产抵押来贷款,却因“年龄太大”被金融机构拒绝。最后,邓三民找到科技部门寻求帮助,他的团队入驻德阳市创业孵化园,还注册成立了四川沱江船业有限公司。

“过几天我准备把这艘商品船运到旌湖试水,验证完毕后就可以使用了。”邓三民介绍,因为有专利在手,目前已经有造船企业找到他,准备和他合作造船。

想着要将这艘船的专利产业化,年过7旬的邓三民一刻不停奔波着,也品尝着创业的喜与愁。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海员之家立场。其真实性及原创性未能得到中国海员之家证实,在此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联系邮箱:cnisu@foxmail.com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评论
打开App,看更多相似信息